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党建引领 共驻共建 解锁基层精细化治理“密码” 每日信息

2023-06-14 15:57:02 来源:云南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七甸街道党工委发挥党组织“轴心”作用,坚持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深化互联互动、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积极构建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治理格局,有效提升区域化组织程度,为七甸打造“滇东通道,花果水乡,驿路古韵,工业新镇”四张名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选好队伍“领头雁”,筑牢基层组织“桥头堡”。积极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10个社区“大党委”为基础,辖区“N”个共建单位积极参与的“1+10+N”“大工委”模式。根据《七甸街道“大工委”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原有组织架构不变的情况下配备兼职委员,首批受聘的30名兼职委员全部从辖区党员数量较多、有影响力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社会团体负责人中产生。10个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身份涵盖公安民警、学校教师、辖区有关职能部门党员、“两新”党组织负责人、物业公司经理及社会团体负责人。为加快推动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进程,街道还选派10名民警兼任10个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有效推动社区警务与社区治理工作融合衔接,实现警务服务窗口前移。

打好保障“组合拳”,破除沟通协调“中梗阻”。扎实落实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联席会商机制,街道“大工委”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由街道和社区提供需求清单,协议共建单位主动认领并提供服务,通过活动共联、资源共享、事务共商,推动党建全覆盖、资源全统筹、治理全参与,努力形成辖区“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共融共治、共享共创”的“大党建”工作格局。开展“七联七共”工作,明确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党建载体联创、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动、公益事业联办、文体活动联谊、人居环境联抓、基础设施联建,重点打造一批高质量绿美村庄;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积极争取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主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建强“联动机制体系”,调整优化党建网格,充分发挥好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依托“阅享七甸”微信公众号宣传平台科技赋能以及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机制的聚合能力,构建“网格发现、社区呼叫、街道统筹、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的快速响应处理机制,推动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大联网、大联动。建立共建项目考核评价机制,将区域化党建与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采取定期检查、专项督查、年终考核等方式,将工作成效纳入年终党建目标考核,确保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机制长效化、常态化。

集结资源“大整合”,推进服务群众“零距离”。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依托联席会商机制、协议共建机制,调动辖区优势资源,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着眼“小切口”解决基层治理“大痛点”、办好民生“大实事”。其中,七甸社区接到广大居民反映,孩子上学路段存在拥堵和路面破损情况,影响群众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经“大党委”联席会商议,将问题及时纳入社区改造,多方筹集资金,扩建了连通324国道的两条道路,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为更多家长学生提供了方便。阳春社区航空艺术港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存在不文明养犬及高空抛物现象,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较大隐患,经“大党委”联席会商议,联合派出所、物业公司到小区开展面对面普法、面对面协商,并向辖区广大居民发出文明倡议,为居民群众营造卫生清洁、秩序良好、社会和谐的生活环境。

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成立以来,兼职委员积极带头参加基层治理志愿服务,带动所在单位党支部党员参加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防范电信诈骗、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兼职委员还充分发挥单位资源优势,参与社区党建共建,其中,云南文华学院与七甸中心学校、悦宏航艺幼儿园签订《大学生志愿服务站共建协议书》《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协议书》,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松茂社区、头甸社区、马郎社区等兼职委员帮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购置办公用品,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条件,并积极开展走访慰问辖区老人、贫困学生等志愿服务,为困难群众送去关怀和温暖。

昆明市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七甸街道 供稿

标签:

珠宝展示